
NOTICE
公司動態(tài)
拍攝大型活動的技巧
閱讀次數(shù) [727] 發(fā)布時間 :2022-11-01
一、設備準備
1.相機:確保相機無故障,肩帶不斷裂,有條件的話帶個備用相機;
2.電池:準備兩塊以上的電池,帶上充電器,以免因電池耽誤工作。
3.鏡頭:以24-70焦距為主鏡頭。原因很簡單。這個焦點部分的廣角端沒有嚴重變形,人像拍攝的最佳50更短。廣角鏡頭邊緣變形嚴重,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臉在照片里變形,最好不要用。如果可能的話,帶個70-200的直播100-300鏡頭。用長焦鏡頭拍一些領導人講話的特寫,非常方便。如果能在會場走動,甚至能走上講臺,就不需要拿這個長焦了。
4.內存卡:最好帶一張備用內存卡。雖然目前記錄介質的存儲容量可以達到2000張4兆圖片的容量,但是你還是要帶一張備用的。這種事情不怕一萬,以防萬一。反正這東西不重。
5.基座:這種需要不停行走的場合一般不用三腳架,不過最好帶個單腳架做準備,反正不占地。如果需要合影,不要怕麻煩。
6.閃光燈:帶一個外接閃光燈和兩組電池。一般相機本身的閃光指數(shù)較小,只能直接閃光,所以用途有限。
7.工具:鏡頭紙,小皮槍,刷子等清潔用品。
8.包:準備一個可以把這些東西都裝進去的攝影包,這樣可以留著包。畢竟失去那個東西很痛苦。
二、現(xiàn)場拍攝
1.空鏡頭拍攝:到達后別忘了拍攝場地的空鏡頭和場地的各個區(qū)域。包括場地(曝光要集中在場地的主體,比如舞臺等。),大門口的簽到臺,一些較大的會議活動會在會場外布置橫幅和氫氣球,也別忘了還有特別的細節(jié)拍攝(會場裝飾),比如要頒發(fā)的獎杯和獎項特寫。
2.會前拍攝主要人物:活動前一定要和主辦方及主辦方負責人溝通,確定要拍攝人物的重點(包括主辦方領導、邀請的主要嘉賓等。),并記錄主要領導或重要嘉賓的談話內容,包括互致問候、互遞名片等,盡量根據(jù)背景陳設說明會議地點和環(huán)境。
3.活動期間拍攝:
1)領導講話的拍攝:如果條件允許,盡量靠近拍攝。這樣就可以在畫面中捕捉到主席臺的橫幅、投影等反映會議內容的信息。拍攝的時機需要攝影師自己掌握。一般是演講者抬頭與參會者進行眼神交流時,按下快門,可以讓演講者看起來更生動。有些領導從頭到尾都不抬頭交流,這種演講者拍攝一般在演講開始和演講結束時都有抬頭的機會。不過保險起見,低頭的時候一定要拍幾張,以免錯過內容。一般拍攝角度要和音箱一樣高,盡量不用仰角或俯角,與音箱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2)場地拍攝:主席臺拍攝必須有全景和單人特寫。一般講臺背景較暗,拍攝時盡量使用面部曝光值測光數(shù)據(jù)。注意不要讓麥克風、水杯等。遮擋臉部,必要時有一定角度。另外,會場前排座位一般都是重要參與者,需要從左右兩個方向拍攝會場。最后要拍一張場地全景。一般在后場后的左、中、右位置各拍一張,曝光值也要以講臺的光度值為準。
3)事件拍攝:一定要關注主要領導和重要參與者的活動,兼顧其他參與者。盡量把人物和能表現(xiàn)活動主題的背景結合起來。參與者走動時,應盡量走到前面去拍攝,而不是從后面跟著。還提醒我,照片曝光的時候最好不要過度。
三、照相機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的話,室內拍攝時盡量提高iso。主動拍攝曝光速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畫面的清晰度。至于噪音,如果你的客戶不專業(yè),那么他根本不會在意;如果你的客戶非常專業(yè),他一定會理解你在做什么。根據(jù)我對佳能各種相機的體驗,5Dmark2以上相機的噪點,2000,60D60天的iso相機,同樣技術的相機最高可以開到1000,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如果是600D這樣的入門級相機,iso800問題不大。
2.光圈:即使你的鏡頭很棒,也盡量不要把光圈開得太大。原因有二。第一,盡量不要套用在鏡頭光圈值的兩端,畫質會略有影響;最重要的是大光圈(比如2.8小時)的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前后相差10厘米,就會出現(xiàn)真實和虛擬的情況。所以建議光圈在4.5以上。
3.手電筒:屋頂?shù)陀?m時,最好使用反光閃光燈和眼燈板。反光的好處是在提高被攝體亮度的同時,還可以適當?shù)呐臄z環(huán)境的亮度,被攝體后面不會有明顯的陰影。眼光板可以增加拍攝對象的亮度,通過調節(jié)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使亮度變高或變低)、改變閃光燈的焦距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閃光角度)可以調節(jié)眼光板的反射量。
在必須使用閃光燈,需要說明環(huán)境的情況下,一般需要保證速度至少在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證足夠的對焦平面),并相應調整iso值,測量出準確的曝光值。使用閃光燈后,通過調節(jié)閃光燈的輸出來達到飽和的被攝體的曝光速度可以略快于上述曝光速度(一般可達1/100),這樣可以更好的展現(xiàn)主體所處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