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USTRY
行業新聞
印度電影為國內視頻制作行業發展帶來了最好的時代
閱讀次數 [984] 發布時間 :2018-01-21
印度電影為國內視頻制作行業發展帶來了最好的時代。截止今日21時,影片票房累積1.07億。去年10月,《神秘巨星》在印度本土上映,這部視頻制作成本約5000萬人民幣的女性成長電影,截至目前在全球獲得了2382萬美元(約1.5億人民幣)票房。對大多數國內觀眾來說,印度電影從最初不了解時所謂的“神奇的存在”,再到《摔跤吧!爸爸》熱映時的口口相傳,隨著《神秘巨星》上映,前兩天印度年度賣座電影(2015年)、國內網紅印度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也宣布定檔,2018年電影市場開年就迎來了一波印度熱。
印度影星在中國:阿米爾·汗仍是最大贏家印度電影在國內形成眾多符號,“三大汗”則是諸多符號之中最顯著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薩爾曼·汗、沙魯克·汗和阿米爾·汗開始在國內走紅,他們也隨著印度電影的發展和引進,成為國內觀眾口中的印度電影“三大汗”,至今算來也稱霸銀幕二十多年。不過已經通過《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多次與中國觀眾見面的阿米爾·汗,無疑是三人中發展最好的一位,在《神秘巨星》的宣傳中他也是最大的招牌。在這部反映女權主義與母女親情的電影,阿米爾·汗甘當配角出演了一位有些放浪但心地善良的音樂制作人。
阿米爾·汗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自己的電影視頻制作公司AamirKhanProductions,制作的第一部電影是《印度往事》。此后他出演的影片,其公司都會參與出品,他也是《神秘巨星》的制片人之一。阿米爾·汗的導演才華也不可小覷,反應孤獨癥兒童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就是由其自導自演。不難發現,他參與出演的電影多數都與印度當下社會議題息息相關:現有教育體制對個性發展的壓抑,印度嚴重的等級歧視與性別不平等,不同宗教信仰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藩籬。阿米爾·汗一直很有電影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擔當,試圖通過影視作品揭露國內社會的種種不公平現象。電影之外,阿米爾·汗本人的人格魅力同樣令他吸粉無數,如制作揭露印度社會問題的真人訪談節目《真相訪談》,同時熱心公益,曾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印度區第三任大使等。
在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橫空出世之前,薩爾曼·汗在中國的知名度是最好的,保持年均兩部影片上映速度。從早期的《真愛在我心》《情到濃時》到《爆裂警官》《刺激》,在印度本土均收獲高票房成績。即將上映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是薩爾曼2015年的代表作,是印度本土的年度賣座電影,三月份在國內上映或許也會為薩爾曼·汗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1955年,作為最早被引進國內的印度電影,《流浪者》在國內上次上映,當時正值國慶六周年,文化部在于10月17日至23日期間在全國二十個城市舉辦“印度共和國電影周”活動,《流浪者》就是活動周內放映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本身也是印度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曾獲得第六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也是首部在海外打響知名度的寶萊塢電影。1979年年初,《流浪者》在國內再次上映,此次上映使得《流浪者》這部影片和電影主題曲《拉茲之歌》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一陣轟動,影片和歌曲中展現的故事內容與剛剛結束十年浩劫的中國民眾的精神世界高度契合,也因而助推了影片在國內熱播的又一輪高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電影視頻制作市場風氣開放,世界各國的電影涌入市場,南亞諸國的異域風情也曾在國內銀幕掀起一輪觀影盛況,據不完全統計,從1980年《大篷車》開始至1999年,約有三十部左右印度電影被引進國內,由中影、上影、長影、八一制片廠等譯制。在小娛查詢資料過程中也看到這樣一段采訪——邱女士在哈爾濱電機廠長大,她告訴記者:“印度電影大概在我上高中,也就是1985年左右最流行。那時候廠子的效益還好,職工文化娛樂生活特別豐富,有專門放電影的俱樂部。那時候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就是劇情沒啥吸引人的,吸引我們的是電影中那些活力四射的舞蹈歌曲。”
印度電影在國內發展的下一個階段主要通過電視,2000年左右《寶萊塢生死戀》《阿育王》等影片通過電影頻道的播放在國內觀眾間傳播開來,一位接受小娛采訪的印度片影迷也表示:“因為電影頻道老是播,所以接觸到了一些印度電影。”隨著互聯網發展,印度電影在國內發展也進入網絡時代,“阿米爾·汗”和“印度神片”兩個概念也是在這個時代被輸入進來。雖然阿米爾·汗在國內早在2002年就憑借《印度往事》一炮而紅,但他真正被中國觀眾所熟知還是通過《三傻大鬧寶萊塢》,在電影線上資源流行起來的網絡時代中,《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隨之走紅的影片之一。一位阿米爾·汗影迷告訴小娛:“《三傻》最火的時候我在讀大學,當時好幾個寢室一起在看《三傻》,資源都傳瘋了。”好電影乘上了網絡疾風,《三傻》一時間成為當年的網絡爆款,在豆瓣頁面上至今影片還保持著9.1高分,有七十多萬人為影片打分,要知道,豆瓣一半以上的用戶都是電影線上資源使用大戶。《三傻》在網絡上的火爆也被電影市場注意到,電影在印度本土上映的近兩年后,2011年中影引進該片,影片上映首4天票房達到742萬元,成為內地引進印度電影票房冠軍,影片最終取得約1300萬票房成績,也是從這部影片開始,阿米爾·汗逐漸成為中國觀眾的“老朋友”。
2014年阿米爾·汗的《我的個神啊》上映,首周末票房超過三千萬,最終取得1.18億票房,是印度電影在國內大銀幕上的一次爆發。去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國電影視頻制作市場大放異彩,印度電影的大銀幕時代也隨之達到高潮,《摔跤吧!爸爸》近13億的票房成績不僅進一步刺激了批片市場,無疑也助推了印度電影在國內發展(2014年中印兩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印合拍片項目開展,這也是印度電影在國內發展的另一方面,后文中詳細介紹)。今年開年便有《神秘巨星》上映,另外一部備受關注的影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也已經定檔,可見印度電影在國內發展正蒸蒸日上。
中印電影合作發展:從批片到分賬片,引進、投資、合拍形式多樣除了引進印度電影,中印電影視頻制作項目間的合拍也早已展開,2016年的《大唐玄奘》、2017年的《功夫瑜伽》和《大鬧天竺》均為中印合拍片,這三個項目也是曾在2014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及印度駐華大使館主辦的“中印電影合作通氣會”上亮相的三個電影項目。三部影片中,《功夫瑜伽》以17.48億票房拿下去年春節檔冠軍,同期上映的《大鬧天竺》收獲7.56億票房。從政治文化層面來看,三部影片都高度應和國家戰略部署,其中《大唐玄奘》在上影節獲得最受關注影片、在絲綢之路電影節獲得最佳故事片后還代表中國內地參加201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影片質量不作過多評說,不過從影片視頻制作走出的這條電影節路線可見中印合拍項目是政府關注的重中之重了。
- 上一篇: 深圳工業園轉型升級老廠房變身企業宣傳片制作基地
- 下一篇: 影視視頻制作的扶持力度得到加強